便秘成颗粒是因为有息肉吗

大便像“羊粪蛋”一颗颗,未必就是长了息肉,但确实不能掉以轻心。  

90%的“颗粒便”属于功能性便秘:饮水少、久坐、纤维不足,粪便在结肠里停留过久,水分被吸干,最后被挤压成硬球。只要调整饮食、多喝水、多运动,多数人1-2天就能恢复条状便。

fc3d7ae93e1b444f86fc419ac647316e

然而,息肉也可能成为“幕后推手”。当息肉体积增大(尤其>2 cm)或多发时,会部分堵塞肠腔,粪便通过时被“卡”而变细、分裂成颗粒。  

息肉本身早期常无症状,若同时出现以下信号,就要高度怀疑:  

1. 便秘突然加重或持续两周以上;  

2. 便中带血、颜色暗红或黑;  

3. 不明原因腹痛、贫血、体重下降。


临床数据也提示:慢性便秘患者做结肠镜,息肉检出率可达47.7%,其中近一半是可能癌变的腺瘤性息肉。因此,如果您年过40岁、有家族史或上述危险信号,最好做一次结肠镜,既可确诊又可同步切除息肉,避免后患。


一句话总结:单纯颗粒便≠息肉,但长期顽固型颗粒便+高危因素,必须排查息肉。

  • 无痛胃镜
  • 无痛肠镜
  • tmt成像检查
  • c14检查
  • 胶囊内镜
  • 健康热线:028-61998899
  • 已拨人:40087 | 推荐指数:9.8

    健康热线: 028-61998899 (点击直接拨打)

    地址:成都市武侯区二环路西一段2号(武侯生活广场旁)

    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。

    网站备案:蜀ICP备13028746号-1

    医广审查文号:(成武)医广【2015】第12-23-07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