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查食道做什么检查

检查食道,医生会根据“有没有症状、怀疑什么病、病变在哪一层”三步法来选项目。下面把最常用、最实用的几种检查一次讲清,让您就诊前心里有底。


1. 第一站:胃镜(上消化道内镜)  

   一根带摄像头的软管经口进入,能直视整条食管黏膜,发现炎症、溃疡、隆起或狭窄,当场取活检送病理,是目前筛查早期癌和确诊绝大多数食管疾病的“金标准”。  

微信图片_20250502170401

   检查前空腹6-8小时,全程5-10分钟,可选无痛麻醉。


2. 第二站:超声胃镜(EUS)  

   如果胃镜发现“隆起性病变”但看不清是长在黏膜表面还是深部,就需要在镜头前端加超声探头,像做B超一样把食管壁分层,判断病灶深度、大小及周围淋巴结,决定是否内镜切除或外科手术。


3. 第三站:钡餐造影  

   把白色钡剂喝下后拍X光,能看到食管轮廓、蠕动情况和较大占位,适合不能耐受胃镜的老人做初筛,或评估狭窄程度;缺点是无法取活检,早期表浅病灶容易漏诊。


4. 功能检查:24小时食管pH-阻抗监测  

   如果主要症状是烧心、反酸,医生会经鼻放入细导管,连续记录一天内酸反流次数和高度,用来确诊胃食管反流病。


5. 分期检查:CT / PET-CT  

   一旦病理证实食管癌,需做增强CT或PET-CT,查看肿瘤浸润深度、与气管主动脉关系及远处转移,为手术或放化疗定方案。


就诊小贴士  

- 初诊或体检:直接做普通胃镜,可一次看清食管、胃、十二指肠。  

- 发现黏膜下隆起:追加超声胃镜。  

- 高龄、心肺功能差:可先钡餐筛查,有问题再胃镜。  

- 检查当天穿宽松衣物,取下假牙、首饰;无痛胃镜需家属陪同。


一句话总结:  

“普通胃镜”是食管疾病诊断的起点;“超声胃镜”决定隆起病灶深浅;“钡餐”适合初筛;“功能监测”锁定反流;“CT/PET”负责肿瘤分期。把检查顺序交给消化科或胸外科医生,他们会根据症状和既往结果为您量身定制。

  • 无痛胃镜
  • 无痛肠镜
  • tmt成像检查
  • c14检查
  • 胶囊内镜
  • 健康热线:028-61998899
  • 已拨人:40087 | 推荐指数:9.8

    健康热线: 028-61998899 (点击直接拨打)

    地址:成都市武侯区二环路西一段2号(武侯生活广场旁)

    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。

    网站备案:蜀ICP备13028746号-1

    医广审查文号:(成武)医广【2015】第12-23-074号